编辑之选 | 百年大井巷里,一个器物专门店和社区美术馆
Fashion | 01 08 2020
四年前,西湖边的凤凰山上,一个对食物和设计充满热忱的团队,开了一间小而美的集合店 Ceremorning | Random Play 。
读来有点长,拆开就是两个子品牌的名字:Ceremorning 主张轻松健康的饮食方式,寻找有机食材,制作美味咖啡、甜点和简餐;RandomPlay 则代表天马行空的想象和体验,以买手店的身份,发掘大家熟知或小众的好物,不定期跟独立艺术家合作策展。
虽然远离闹市,但店铺还是慢慢积攒起口碑和人气。最近,第二间新店终于结束了试营业后长达三个月的调整期,重新对外开放。穿过鼓楼,踩着凹凹凸凸的石板路向前,没走几步便到达新店所在的大井巷。
走下山的 Ceremorning | Random Play ,选择落脚河坊街和中山中路夹拥的大井巷,繁华商圈里一条安静的百年古街,周边不乏传奇背景的明清古建筑,而新店里的咖啡香和欢笑声,正从像暖帘一样被风掀起的门头里溢出来。
在历史名巷里融入一个现代商店,本身就是大胆而冒险的,而主理人妍仔,却用心促成着这一切,希望年轻人能因为新店的到来,重新发现并爱上杭州有故事的老街区。
m:是什么契机选址历史悠久的大井巷?
y:我们选址的时候,希望最好能跟杭州这个城市有些关联。第一间店在凤凰山上,距离西湖很近,所以第二间店其实更想要社区的氛围,贴近本地人的生活。大井巷虽处在热门景区,但闹中取静,我有朋友也在巷子里开咖啡馆,当时就说大家一起为这条历史老街做点什么吧。
m:为了融合周边古建筑的氛围,同时又突出店铺的现代感,您和建筑师都付出了哪些努力?
y:考虑到大井巷是条古街,于是选择了木头作为主要材料。木头的温度是最适宜人触碰的,这种有肌理感的材质也很符合大井巷的气质。
同时还设计了和风有关的具象元素,门头打造成暖帘被风吹开一个角的样子,仿佛因为 Random 的到来,把新鲜空气都吹进整片老街区。
室内部分保留了很多老梁柱,把它们刨细,重新护色,镶铜收口,既古朴又不失支撑。
同时我们也延续品牌本身年轻的调性,无论咖啡外带吧台,还是举办艺术家或创作者的展览,都以轻松活泼的调性为主。
m:跟 Random四年前开在凤凰山上的首店相比,您对大井巷二店赋予了哪些新的改变和期待?
y:新店的概念就是把我们 4 年来在做的一些事情,筛选最感兴趣,又最适合大井巷的内容组合。比如说新店一楼的 Ceremorning 用咖啡做主打,通过咖啡连接社区,大家路过停下来,喝一杯,坐一坐,看个展,而老店的甜品简餐就不会供应太多。
营造“咖啡社区”的念头,来自妍仔在国外游历时泡在咖啡馆的观察和体会。在国外,一间独具特色的咖啡馆能让别的街区的人远道而来。喜欢去同一间咖啡馆的人,也往往有着相似的口味、审美和个性。在等待和品尝一杯好咖啡的过程,也是朋友或陌生人之间增进感情或互相了解的机会。
妍仔不只希望大家能因为咖啡走进来,还在杯子上花心思,专门用到几款日本作家器皿来呈现不同风格的手冲,或者让客人自己挑喜欢的杯子,喝罢也对手中的咖啡杯留下深刻印象,甚至产生了解器皿背后故事的兴趣。
mars 就特别喜欢右边的白色花瓣杯,出自陶艺作家山本状平之手,从 19 世纪欧洲贵族的下午茶里借来灵感,既有北欧式的简洁外观,又运用了京都传统技艺清水烧,让喝手冲的一举一动都变得有气质。
而大井巷店二楼的 Random Play 器皿铺子,才是妍仔最想实现的梦。“在老店二楼的买手店,有文具、家居、饰品等出售,但新店只设一个器物专门店,陈列更有日常感的物件,像喝水的杯子、放水果的碗、盛菜的碟子等,可以放在自己家里,拥抱日常生活里一点小确幸。”
“展览方面,一楼至二楼楼梯转角正好多出两个大概 1 米长宽的区域,我们就想活化这片小地方,定期邀请艺术家朋友去做小体量的实验性创作,不需要很大负担,一幅画、一本书、一张相片、一束花、一个装置都欢迎。”妍仔说。
mars 一直觉得,一个热爱美食的人,不可能不热爱生活,而一个还会收集世界各地食器和杯具的人,应该被称作“生活艺术家”。
妍仔对食物的美好追求,甚至让她成立了独立饮食品牌 Ceremorning ,而对精湛工艺的欣赏,又进一步激发她寻找更多优质器皿,认识更多有才华的器皿作家,并把他们引以为傲的作品推到每一位客人眼前。
m:大井巷店贩售的食器和杯具,它们都有特定的品牌地域或美学风格吗?
y:其实也不一定,这边 Random Play 选品标准首先是可承受性,目前大概有 14、15 个品牌,后续还会继续增加,大多数价位都在 100-300 元之间。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刚才提到的日常感,让大家入手的东西兼具设计感和功能性,别太像艺术品,而是在厨房客厅里就能用到的。
我们也没有特别青睐国外品牌,目前十几个品牌里一半左右都来自中国,其中景德镇最多。目前大多数人还是抱着“廉价”之类的旧印象看待景德镇的产品,但我们之前去当地拜访,发现那边好多工艺作者都有留学背景,不管是单打独斗,还是几个人一起做品牌,都是很踏实认真的,没有受到社会上浮躁的商业气氛影响。他们当中一部分的理念和技术已经达到一定成熟度,品质不比日本或欧美差。所以我们更关心,眼前这件器皿到底适不适合在大井巷店呈现,而不是已有的国际知名度或产自某个地区的光环。
m:如果要在器皿铺子里挑一件新年礼物送给朋友,您会推荐哪个?
y:我前两天刚给朋友送了一个 R+D. LAB 杯子,琥珀色很秋冬,适合在房间里喝咖啡或热红酒。它的玻璃做成一定凹凸的曲面,在灯光下折射出斑驳的倒影。像在阴天比较多的杭州,一个会发光的杯子就足以温暖一个清冷的早晨。
在跟 mars 聊天过程中,妍仔经常提及“社区”这个关键词。如何让在现代没落的大井巷社区重新焕发魅力,艺术可能是最佳的施展方式。
新店特意为一楼入口左侧的一平方 mini gallery 设计了一个纯净的玻璃橱窗,同时橱窗外也是一个可以坐的咖啡吧台,喝咖啡的人一转身便完成了一场展览的观赏,无意中接受了美的熏陶。
m:楼梯上下转角的两个一平方 mini gallery,是大井巷店 GALLERY 1X1 艺术企划的载体,它的出现将给客人和社区带来什么?
y:对于个人来说,一平方的展览简单易懂,非常容易亲近。你可以路过随时走进来瞧瞧,放松一下,而不是像去博物馆或大型展览前那样,必须提前了解很多新知识,看不懂的话还会产生心理负担。当然如果艺术家有更多想法,我们也愿意将展览空间延伸到一楼或二楼其他区域。
GALLERY 1X1 其实更像一个代号,让大家意识到艺术并不遥远,在一个社区小型美术馆里也能发生,让艺术对大众更友好,更日常。
我们之前做过花器展、漆器展,包括现在的毛毡展,每次都让大家触及和认知到新的世界。我不想只吸引来喜欢拍照的人,而是从事不同领域的人,在同一个展览里表达他们的看法,离开时有所收获。
m:目前为止 GALLERY 1X1 进行过令您印象最深的一场展览是?
y:我觉得从上周开始的“ Tunnel(隧道)”就很棒,这是我和朋友胡沁迪一起企划的 2020 年度艺术巡回项目,每个月邀请不同领域创作者,在 GALLERY 1X1 转角艺廊里展示他们的“命题创作”:声音、影像、文字等,载体不限。一年下来就是 12 条不同风景的、变幻莫测的“ Tunnel ”,这也满足了我对社区美术馆每个月更新一次的频率,保持新鲜感。
💡
无论开在山上还是老巷,Ceremorning | Random Play 似乎一直刻意跟人潮保持距离,就连贩售的东西都从来不是 photo-ready 的流行款,而是只有在现场触摸才会被感动的优良器皿。
就像 Random 这个词本身表达的态度,不定义某一处空间,也不遵循某一种形式,只追随内心最真实的想法,就是跟喜欢的事物和人一起,守候在喜欢的街角。